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7:02:55
不仅垄断性企业的业绩快速增长,而且不少金融机构的业绩更是惊人。
令人庆幸的是,在保尔森初次访华时,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方面的官员和金融家没有来得及向中国游说。5.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定期对不动产进行价值重估,并对重估增值部分提供追加贷款。
因此,美国很可能集中精力,花三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国内的按揭贷款问题。但是如果有前瞻性的研究,能够指出和提醒决策部门关注美国的有毒资产问题,那么也许风险就更容易得到规避。第二,从历史经验看,美国房地产价格调整从来都不是短期的,而将经历3-4年的调整期,调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否恰当,以及在美国是否能够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十分感谢黄海洲博士《关注21世纪新危机》手稿和宋鸿兵博士《世界金融风暴和美国资产毒垃圾》手稿中富有创见的相关研究,以及与作者的多次讨论,当然此文中的谬误由作者负责。第三,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可以唤醒人们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的回忆。
恰恰是由于东亚经济金融相对健康,因此欧美投资者才在遭遇流动性突然紧缩时,优先选择从东亚撤资,以降低资产变现的成本。一是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问题。在未来一至三年的中期内会损失多少,取决于两点,一是美国房价是否能够重新上涨,二是美国房价上涨是否比美元利率上涨更快,这两点都难以保证。
因此,次级债可能仅仅只暴露了冰山的一角。中美贸易冲突可能缓解的理由在于,次级债可能导致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下降,此时对中国商品不得不暂时采取忍耐态度。由于为投资银行发行的各种创新工具提供评级成为其业务的主要收入,因此评级公司很难对按揭贷款证券MBS给出中立的评级判断。这些创新工具包括:1.除了通常的5%低首付之外,无本金贷款在美国也很流行,借款人在初期的还款压力很低,但是初期未能归还的利息被滚动计入本金,这种利滚本的方式可使得贷款本金不断上升。
一是目前无论是优质、还是Alt-A还是次级贷款,都通过信用衍生品的设计,被糅合在一起,而此类衍生品目前的余额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并且缺乏流动性。但综合来看,美国经济在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
迄今为止,究竟谁是美国Alt-A和次级债的主要投资者,仍然是一个敏感而不清晰的问题。第一,美国的次级债问题并不仅局限在次级债本身,基本理由有三点。而是直到2007年4月,美方才到华推销此类已经明显出现问题的次级债。如果问题严重,估计未来三年损失在100-120亿美元之间。
此外,目前包括联合国、OECD、IMF等主要国际机构均已把2008年美国GDP的增长预期调降到只有2%但是如果有前瞻性的研究,能够指出和提醒决策部门关注美国的有毒资产问题,那么也许风险就更容易得到规避。我们估计,到2006年底,对冲基金持有10%、退休基金持有18%、保险公司持有19%、资产管理公司有22%,其余部分持有人的状况不详。俄亥俄州的检察官马克·德安(Marc Dann)评论说,这些评级公司在每笔次级贷款生成的评级中都大赚其钱,他们持续给这些证券AAA的评级,所以他们实际上是欺诈的同谋。
一是目前无论是优质、还是Alt-A还是次级贷款,都通过信用衍生品的设计,被糅合在一起,而此类衍生品目前的余额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并且缺乏流动性。4.一些中老年人的按揭贷款被利用按揭工具倒置过来,商业银行利用成熟的保险精算技术,对归还了大部分按揭贷款本息的中老年贷款人,不仅不要求他们继续归还按揭贷款,反而由银行向他们提供资金,按揭倒置的前提是,这些中老年人去世后不动产的所有权被让渡给银行。
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从5.3%跌到4.7%。二是次级债危机,其根源还是美国居民的还款能力问题,而还款能力问题则又可归结为居民消费过度、储蓄率过低的问题。
我们认为此轮美国次级债危机目前的主要受损者是美国的公共基金和对冲基金,其次才是欧洲、日本的公共基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略有损失。美国次级债问题对全球的影响这次美国次级债的危机具有新危机的特点,一是和先前的拉美危机、东亚危机不同,次级债危机爆发在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并且有可能拖累欧洲和东亚,可能影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相比而言,美国七次注资和日本四次注资累计总额分别只有975亿和296亿美元,美日两国累计注资额还不及欧洲第一次注资的1300亿美元。在2003年之后,GSE类型的MBS和美国国债之间的利差从超过250个基点下降到不足100个基点,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用,并带来道德风险。因此,美国很可能集中精力,花三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国内的按揭贷款问题。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了《存款机构法案》允许储蓄机构购买公司债,以提高其资产收益水平,这是储蓄机构从1933年的G-S法案之后首次获得这样的许可。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相对强劲,这有利于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压力,也为改善中国的外贸条件,进一步确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条件。美国本土的公共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已经面临次级债投资损失的威胁,其中包括:弗吉尼亚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俄亥俄州警察退休基金、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德州教师退休基金, 新墨西哥州投资协会基金等等, 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各有损失。
美国次级债问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3.从各国央行的注资情况看,危机至今,各国央行已累计注资4400亿美元。
从次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四次向市场注资累计达到2889亿美元。因此,美国按揭贷款的总体损失情况可能不会低于10%至15%。
如果问题严重,不排除美联储降息的可能。四大评级机构从美国按揭贷款评级中获得的收益累计超过30亿美元。包括有色金属、能源等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因美国次级债问题而回落,说明操纵全球初级产品的大资本受此问题拖累部分撤资调入美国国内,这对我国资源进口而言,是相对有利的。在这次危机中,各主要央行都努力维持本币的表现,其中欧洲央行最为积极,美元也成为国际游资的避风港,短期汇率有所上升。
如果是,那么这将是美按揭贷款危机蔓延的标志。2.可调整利率贷款,这种贷款有三年、五年和七年等多种。
Alt-A和次级债两类证券的违约率可能会随着美国房价的大跌而急剧增加。而是直到2007年4月,美方才到华推销此类已经明显出现问题的次级债。
如果次级债问题严重,不排除这些热钱回撤欧美的可能。也显示出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保持一定余地是必要的,尤其在2007年宏观经济指标偏热、通货膨胀压力显现时,央行的紧缩更应持续渐进,而不应过于急促。
此外,目前包括联合国、OECD、IMF等主要国际机构均已把2008年美国GDP的增长预期调降到只有2%。三是次级债问题,还可以看出房利美、房地美两大由美国政府信用支持机构的存在,有可能带来了一定的道德风险,使得次级债得以以较高信用等级发行和泛滥。三,根据外电披露,我国外汇储备中,涉及美国按揭贷款证券总量大约有1300-1600亿,其中绝大部分是第一层次优质贷款,第二、第三层次占比应当很少。因此,次级债对全球的冲击和暴露的问题是相当严峻的。
因此,其严重性可能被低估了,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可能受到严重拖累,欧、美、日在2008年的GDP增速均将低于2.8%,外部需求的萎缩对我国也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五,由于次级债主要是美国公共基金和对冲基金所持有,因此次级债危机受损最严重的首先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和日本。
1981-1990年最终被形容为贪婪的十年。此外,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整个过程来观察,可以看出投资银行业和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审计和律师事务所等的高度勾结和操纵。
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在经济景气阶段,垃圾债的高收益很容易让人忘记其垃圾的本质,但是一旦经济出现减速的迹象,那么垃圾债的违约情况就会急剧上升,收益也一落千丈。
发表评论
留言: